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第一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什么意思?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意思是:
你怎么能说没有衣服?我愿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即便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没有共享同一片山川。但是当我们抬头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扩展资料:
这两句话出自两个不同的文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的慷慨战歌。
“山川异域,风月通天” 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长屋王。这句话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岂曰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传统解释写秦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的慷慨战歌。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卫风》,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
卫国的国君卫武夫人,是从齐国嫁到卫国的,嫁到卫国后,她给自己的娘家父母写了封信,把自己对卫国、特别是对自己的夫君卫武的感受告诉父母。
这封信是用诗歌的形式写的,可以看出这位卫夫人的不同一般的才华。而且这位卫夫人的这封诗歌的信,经过了宫廷司乐谱曲后,题名为《淇奥》之乐歌。
嫁给卫武的这位卫夫人,应该是最具幸福感的一位,她的这封信,洋溢着满足欣慰的文彩。
这是一首夸自己的丈夫的诗:
诗经·国风·卫风
淇奥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可以翻译为:
淇水河湾 绿竹依依 我之夫君 如骨切磋 如玉琢磨。
合瑟精娴 赫然不喧 正人君子 终适我心愿
淇水河湾 绿竹青青 我之夫君 充耳玉瑩 皮弁缀星
合瑟精娴 赫然不喧 正人君子 终适我心愿
淇水河湾 绿竹濯濯 我之夫君 品如金锡 德如圭璧
领袖宽绰 依车重较 诙谐戏谑 亳不暴虐。
可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的动作。在《诗经》里就是形容一个人文***好,有修养。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璓莹,
会弁如星。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这篇《诗经·卫风·淇奥》,歌颂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武公的谦逊坦荡的君子之风,受到当时诸国敬重。
史载卫武公在位至九十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君王。
自武公治卫,卫国一时名震诸国,获“君子之邦”美誉,孔子周游列国,竟有大半时间留在卫国,乃是慕其君子之风也。
这句话出自《诗经·卫风·淇奥》里,相传是赞美当时卫国的卫武公,卫武公不仅相貌俱佳,在品德和才学上更是很多人的楷模和典范。为了形容这位君子的所有美德,人们就写了这首诗歌,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是为了更加形象的去形容和表达这位君子的美德和品质。这句不仅是画龙点睛之笔,更是与整首诗词后面的“如金如锡,如圭如璧”遥相辉映,把君子的这种品德和典范更加深入的刻入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从原文来看,诗歌中的“淇”指的是淇水,是当时的一个地方,“淇奥”是指淇水的水岸深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本意是指打磨器物,而在这里引申为君子的品格和人格的高尚。
在《毛传》中说:“治骨曰切,象(象牙)曰蹉,玉曰琢,石曰磨”。用这种精细的制作过程来呈现一种品质和精神,这足以体现真正的君子形象和优秀品德。
这首诗之所以被广泛的流传下来,不仅是因为整首诗歌里的诗意价值,更是因为其引申的价值和对现实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首先,就是对于一个人如何做到修身养性,培养更好的品德做了指导意义。
其次,就是引申出的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言行、品德、外形和内心都能如诗经《诗经·卫风·淇奥》里说的这样,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么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细致和美好。
对于工作中的我们,如果能培养这种精益求精,并事事细致周到的学习和工作精神,则对于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肯定和鞭策,也会让我们对美好的事物有更清晰的标准和期待。
附上原文和解释,大家可以根据原文欣赏和体会这首诗词的意境和文学价值。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原文的注解是这样的:
远远眺望淇水的深处,绿色的竹子葱葱郁郁的倒映在淇水两岸。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翩翩君子,整体形象细腻如同象牙和骨头被切磋过一样,又如同美玉或者石头被打磨的很光滑一样,处处显示出矜持的、威武的、又庄严的形态,看起来光明磊落不凡。这文***风流的君子,让人在心中总是不能忘怀呀。
远远眺望淇水的深处,绿色的青竹枝叶茂盛,这位文***风流,才华横溢的君子,垂在耳边的美玉亮晶晶的,皮帽的顶处和缝合处的美玉一圈圈排列如星星闪烁着。处处都显示出一种矜持又威武庄严的姿态,给人一种光明磊落不凡之感。这样的才华横溢又品德优秀的君子,总是让人不能忘怀呀。
远远眺望淇水深处,绿色的青竹翠绿的如染色过一样,这位才华横溢的君子,他的品质如金子或锡金一样精致坚固;有如圭玉和璧玉一样性格温润平坦。看起来有着宽厚温柔又不失稳重的姿态,依靠在车旁的横木旁看起来非常的从容淡定,泰然自若,言谈举止风雅幽默,平易待人没有一点架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一起交流谈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翻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7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