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民族风俗(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民族风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民族风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个以上民族独特风俗?
中国少数民族有趣的习俗有:
(1)满族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2)朝鲜族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3)壮族
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过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或游戏。2006年5日20日,那达慕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小班语言有趣的民族风俗教案?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趣的民族风俗。我们会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饮食、音乐和舞蹈等,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来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欣赏和分享多元化的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教案主题:小班语言有趣的民族风俗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
2. 了解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 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材料:
1. 图片、图片卡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节日等。
2. 笔记本、画纸、彩色笔。
3. 相关***和音频***。
教学流程:
引入(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讨论并猜测图片中人物的民族背景和他们的风俗习惯。
探究(15分钟):
1. 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相关资料。
2. 学生可以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所选民族的传统服饰,添加相应的标签与学习心得。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他们所选民族的风俗习惯。
2. 教师可以播放与该民族相关的***或音频***,进一步了解民族风俗。
拓展(10分钟):
1. 带领学生共同制作一个小班活动,例如模拟某个节日的庆祝活动或制作一道特色食物。
2. 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不同民族的代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互动与学习。
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各民族的风俗特点和文化习俗。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问,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或民族,撰写一篇200字的作文,介绍该节日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三民族风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三民族风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9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