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内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大运河”的诗词都有哪些?
1、《汴河怀古其一》
作者: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
作者: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汴河怀古其二》
作者: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桃叶渡怀古》
红楼诗词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5、《七绝 大运河》
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1、《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
2、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3、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4、这首诗借用晋人王献之与其妾桃叶,渡口分手时,献之作《桃叶歌》相赠,桃叶以《团扇歌》作答之风流韵事,寓意名人雅士之聚散离合。表达了一种惆怅、哀怨的情绪。这同荣国府后来败落时种种生离死别的情景有共同之处。
5、大运河(Grand C***)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古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年青时说过的话。
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关的古诗词有:
《杂诗》
东晋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诗》
唐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闲居书事》
晚唐 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课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5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