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知识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数学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意思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个人认为频率是概率的外在表现,可以数是在某个时段内发生的真实次数,频率稳定于概率。比如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就是概率的实例。所有的论断都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的方式做出真实的数据。这里就不一一写明了……
频率是实际实验中的统计比。概率,如果用语言描述的话,其实它就是频率的一个理想化的数学词语。举个例子就是抛硬币的话,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抛十次硬币的话,不一定就出现五次反面朝上。概率就是数学中最理想的可能性,如果所研究对象特别多的话,频率就慢慢地靠近概率的。还是说硬币,如果抛一亿次硬币,那么正面朝上的概率会和反面朝上的概率特别接近。
概率频率之间的关系
1、他们都是统计系统各元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一般是大概统计数据经验值,概率是系统固有的准确值;
3、频率是近似值,概率是准确值;
4、频率值一般容易得到,所以一般用来代替概率
高中数学对频率和概率是有严格定义的。概率是一个稳定的数值,也就是某件事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是多少。频率是在一定数量的某件事情上面,发生的数与总数的比值。当对某一***进行简单的重复几次时,栊率是稳定值,而频率是每次试验结果都不同。只有进行了成万上亿次试验,频率才会趋向于概率。
例如每天天气有晴天,雨天,阴天三种结果时,每种结果对应的概率是三分之一,管你明天天气怎样。而明天下兩与否,与概率无关。而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一,也可能明天不下雨。
高中数学必修几最难,哪个最容易?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都有难有简单的地方,必修一是***,不等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最难最重要。。
必修二是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复数,证明题,统计概率,其中证明题最难,然后证明题和平面向量和下学期的选修第一章有关
全概率定理推导?
(1)条件概率公式
设A,B是两个***,且P(B)>0,则在***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为:
P(A|B)=P(AB)/P(B)
(2)乘法公式
1.由条件概率公式得:
P(AB)=P(A|B)P(B)=P(B|A)P(A)
上式即为乘法公式;
2.乘法公式的推广:对于任何正整数n≥2,当P(A1A2...An-1) > 0 时,有:
P(A1A2...An-1An)=P(A1)P(A2|A1)P(A3|A1A2)...P(An|A1A2...An-1)
(3)全概率公式
1. 如果***组B1,B2,.... 满足
1.B1,B2....两两互斥,即 Bi ∩ Bj = ∅ ,i≠j , i,j=1,2,....,且P(Bi)>0,i=1,2,....;
2.B1∪B2∪....=Ω ,则称***组 B1,B2,...是样本空间Ω的一个划分
设 B1,B2,...是样本空间Ω的一个划分,A为任一***,则:
上式即为全概率公式(formula of total probability)
2.全概率公式的意义在于,当直接计算P(A)较为困难,而P(Bi),P(A|Bi) (i=1,2,...)的计算较为简单时,可以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P(A)。思想就是,将***A分解成几个小***,通过求小***的概率,然后相加从而求得***A的概率,而将***A进行分割的时候,不是直接对A进行分割,而是先找到样本空间Ω的一个个划分B1,B2,...Bn,这样***A就被***AB1,AB2,...ABn分解成了n部分,即A=AB1+AB2+...+ABn, 每一Bi发生都可能导致A发生相应的概率是P(A|Bi),由加法公式得
P(A)=P(AB1)+P(AB2)+....+P(ABn)
=P(A|B1)P(B1)+P(A|B2)P(B2)+...+P(A|Bn)P(PBn)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二概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5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