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高中语文杜甫-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诗歌

今天给各位分享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诗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1、导入 师: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学生补充) 节日寄情: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登高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 初读诗歌,读通文句 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3、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4、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教学关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这是我为我校高二(1)班(文科班)2008年9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教学《登高》而设计的。
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教学设计
1、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教材简析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解读诗歌。 如果大家不了解什么叫做“困顿”,就一起来读读杜甫的这两首诗。 这两首诗分别写于公元766和767年。 765年的5月,颠沛流离的杜甫一家人又出发了。
4、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5、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6、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
2017天津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高中语文《登高》试讲答辩【语音示范】_百度...
1、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通过合作探究品析即景伤怀的手法,养成合作探究意识,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学生诵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入语: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
3、高中语文面试重点篇目是:讲课《师说》。根据文章写作背景解题。朗读二自然段。流畅地讲明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意图。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条理严谨的结构特点。朗读《登高》,解释第三联的八层含义。
我心中的杜甫演讲稿
1、通过自己的苦难经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劫难,“天下寒士”的痛苦。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而魂牵梦绕,放声大号!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杜甫一心想改变黑暗现实的理想感动着、影响着千百年来无数的读者,我也在其列。
2、我这里希望记录下人生大事之一时的心情,待来日方观,但我依然会在此写下演讲词,为证明自己是不为非不能,这里没有炫耀的意思,只是写给自己。
3、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杜甫;当我远离故乡时,我会想起杜甫。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乐观向上的心态,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滋润着我的灵魂。
4、正文:说到杜甫,他是诗中的圣人——诗圣。何谓圣人。孔子有言:三立成圣,立功,立言,立德。他关心百万疾苦大众的死活,他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他一生的奔波都是为了百姓。
5、你仍无悔地爱着他,那其实我这狭促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你的无私,热诚。看你那裹满沧桑的宽厚布衣,看你那清清冷冷的身影,看你那沉郁顿挫诗篇,看你那真诚高尚的情操,杜甫,我只想对你说,你的时代留在我心中。
6、致我心中的真诗人——杜甫 第一次来这,很难过,看到这么多人都不够尊敬贤圣,我的心里一片冰凉,这是不是中国人的悲哀啊? 很早就读到你,很早就看到那些对你的评论,可是当时都不懂,只能囫囵吞枣地接受。
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诗歌、试讲高中语文杜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4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