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对联教学-高中语文对联怎么讲

今天给各位分享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中语文对联怎么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用对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2、高中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文对联集锦
- 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 4、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目的意义
- 5、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用对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借用对联不但可以避免学生早已感到枯燥无味的篇篇课文都讲时代背景、题目含义、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呆板教法,而且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对联的学习,充分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这些事实说明,对对子确实非常有吸引力,能激发人的兴趣。
高中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文对联集锦
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必修③ 0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⑴宝黛初遇似曾逢;千年爱恋续玲珑。//绝世情缘 ⑵贾府初遇一见钟情生爱恋;仙草宝玉至死不渝续前缘。//生死眷恋 0祝福 ⑴夫死儿亡,再遭抛弃,方知人间冷暖;形衰神溃,又逢祝福,敢问灵魂有无。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教材分析】 《奇妙的对联》选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单元。
平仄: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2(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 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祖孙”之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1、从用途上看,祝寿用的叫寿联,结婚用的叫婚联,悼念死者的叫挽联,用于风景名胜处的叫名胜联……对联常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作者:钱沣 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2、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3、奇妙的对联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内容。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民俗传统文艺样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对联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植兴趣、激***感是前提,掌握特点、把握手法是基础;体味探究、多样历练是途径;提高能力、适情应用是旨归。
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尝试对对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对联知识及对联教学,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课程目标的实现。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联的欣赏与写作
1、研究性学习对联:一 上联:小荷才露尖尖角,下联:映日荷花别样红。二 上联:接天莲叶无穷碧,下联: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3、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节”。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
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中语文对联怎么讲、高中语文对联教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ssnss.com/post/27939.html